铸件拉力试验机的操作流程不复杂,核心遵循 “准备 - 装夹 - 参数设置 - 试验 - 数据处理" 的标准化步骤,只要熟悉设备基本功能和铸件测试特点,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手。不过,操作中需注意铸件的材质特性(如脆性、不规则形状)和试验规范性,以确保数据准确。
以下是铸件拉力试验机的标准操作流程(以常规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为例) ,清晰拆解每一步要点:
一、试验前准备(关键基础步骤)
设备与环境检查
确认试验机电源、气源(若为气动夹头)连接正常,急停按钮、安全防护门功能完好(避免试验中铸件断裂飞溅伤人)。
检查拉力传感器、夹头(通常用楔形夹头或异形定制夹头,适配铸件试样的不规则形状)是否清洁、无磨损,若夹头有油污或锈迹需擦拭干净。
环境要求:温度 10-35℃、湿度≤80%,避免振动(如附近有重型设备)或腐蚀性气体,防止影响传感器精度。
铸件试样准备
根据测试标准(如 GB/T 228.1《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》)加工试样:铸件需制成标准拉伸试样(如圆形、矩形),若为成品件(如铸件法兰),需按产品标准制作专用试样,确保试样无裂纹、砂眼等缺陷(缺陷会导致试验数据失真)。
测量试样尺寸: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试样标距段的直径(圆形试样)或横截面尺寸(矩形试样),记录 3 组数据取平均值(计算抗拉强度需精准的横截面积)。
二、试样装夹(避免 “装夹误差" 的核心步骤)
调整夹头位置
启动设备,通过控制面板升高或降低上夹头,使试样上下端能自然放入夹头,避免试样预受力或弯曲(铸件多为脆性材料,预弯曲可能导致提前断裂)。
装夹试样
先将试样下端放入下夹头,轻轻拧紧夹头(手动或气动控制),确保试样垂直无偏移;再将上端放入上夹头,同样保持垂直,避免试样 “歪斜"(歪斜会导致拉力方向偏离轴线,测试数据偏小)。
若铸件试样表面粗糙,可在夹头与试样间垫一层薄金属片,防止打滑或夹伤试样。
三、试验参数设置(按标准或需求配置)
进入试验机操作软件,选择 “拉伸试验" 模式。
输入关键参数:
试样信息:材质(如球墨铸铁、灰铸铁)、尺寸(标距长度、横截面积)、试样编号(便于数据追溯)。
试验参数:加载速度(铸件通常选择较慢速度,如 1-5mm/min,避免冲击导致数据偏差;具体按标准要求,如灰铸铁 GB/T 228.1 推荐速度)、停止条件(通常为 “试样断裂" 自动停止,或设置 “最大力" 停止)。
确认参数无误后,点击 “开始试验"。
四、试验过程监控(无需复杂操作,仅需观察)
试验启动后,设备会自动匀速加载,软件实时显示 “拉力 - 位移"“拉力 - 时间" 曲线。
操作人员需观察试样状态:是否出现明显变形、裂纹,夹头是否打滑;若出现异常(如试样偏移、设备异响),立即点击 “急停" 按钮,终止试验,排查问题(如重新装夹试样)。
试样断裂后,设备会自动停止加载,记录最大拉力、断裂位移等数据。
五、试验后处理(数据与设备收尾)
数据导出与分析
从软件中导出试验数据,计算关键指标:抗拉强度(最大拉力 / 横截面积)、屈服强度(若有屈服现象)、伸长率(断裂后标距增量 / 原始标距 ×100%)。
核对数据是否合理(如同一批次铸件的抗拉强度应在合理波动范围,若偏差过大需复查试样或设备),生成试验报告。
设备与试样清理
关闭试验软件,切断设备电源、气源。
卸下夹头中残留的试样碎片,清洁夹头和工作台,若夹头有磨损需及时报备维护。
整理试样废料,保持试验环境整洁。
操作中的核心注意事项(简化流程、避免错误)
铸件特性适配:铸件可能存在内部疏松、夹杂等缺陷,试样加工需避开缺陷区域;脆性铸件(如灰铸铁)断裂时碎片易飞溅,必须关闭安全防护门后再启动试验。
夹头选择:若标准夹头无法适配异形铸件,需提前定制专用夹头(如 V 型夹头、抱箍式夹头),避免装夹不当导致试验失败。
参数一致性:同一批次试验需保持加载速度、试样尺寸测量标准一致,确保数据可比性。
综上,铸件拉力试验机的操作流程以 “标准化、自动化" 为主,核心步骤清晰,无复杂的手动调控,重点在于 “试样准备的规范性" 和 “装夹的垂直度"。新手通过 1-2 次实操练习,即可熟练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