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仪的注意事项贯穿测试前、测试中、测试后全流程,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、设备安全性及操作人员安全。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说明:
一、测试前注意事项
1. 试样相关
试样制备合规性:
严格按标准(如 ISO 75、GB/T 1633)制备试样,确保尺寸精度(如热变形试样长 80mm±2mm、宽 10mm±0.5mm、厚 4mm±0.2mm),表面无气泡、裂纹、划痕或杂质,避免因试样缺陷导致受力不均或变形异常。
同一批次试样需保持一致性(如切割方向、加工工艺相同),否则会增大平行测试偏差。
状态调节到位:
试样必须在(23±2)℃、相对湿度(50±5)% 环境中放置至少 48h(特殊材料如增强塑料需延长至 72h),消除加工内应力。未充分调节的试样会因内部应力释放导致变形数据失真。
2. 设备与介质准备
加热介质选择:
需使用耐高温、稳定性好且对试样无溶蚀的介质(如甲基硅油、矿物油,适用温度通常≤300℃),禁止使用水(沸点低)或易挥发、易燃液体。
介质需定期更换(每 30-50 次测试或出现浑浊、分层时),避免老化后导热性下降导致温度不均。
设备功能校验:
加热系统:用标准热电偶在加热槽不同位置(如试样附近、角落)检测温度均匀性,温差需≤±0.5℃,否则需检修搅拌装置(如循环泵、搅拌桨)。
负荷系统:砝码需经计量校准(误差≤1%),力传感器每年用标准测力仪校验,避免因负荷偏差导致测试值错误(如负荷过大,热变形温度会偏低)。
位移测量系统:千分表或光栅尺需在计量有效期内(精度≤0.01mm),测头需清洁无磨损,避免接触不良导致变形数据漂移。
安全检查:
检查设备接地是否良好(防止漏电),加热槽密封是否完好(避免介质泄漏),紧急停止按钮是否灵敏。
二、测试中注意事项
1. 操作规范性
试样安装:
热变形测试(HDT)时,试样需水平放置在三点弯曲夹具的支撑点上,确保压头对准试样中点(偏差≤0.5mm),避免偏心受力导致提前断裂。
维卡测试(VST)时,压针需垂直于试样表面,针尖与试样轻轻接触(无初始压力),防止过度按压造成初始变形误差。
负荷施加:
加载过程需平稳缓慢(如通过砝码托盘逐步添加),避免冲击负荷导致试样瞬间变形,影响测试起点准确性。
升温控制:
严格按设定速率升温(如 50℃/h 或 120℃),实时监控温度曲线,若出现升温过快(偏差>5℃/h)或停滞,需立即暂停测试,排查加热管或温控系统故障。
2. 安全防护
操作人员需佩戴耐高温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加热介质(高温时易飞溅)或设备高温部件(如加热槽外壁)。
测试过程中不得擅自打开加热槽盖,防止热油溅出或热气灼伤;若需观察试样状态,通过设备观察窗进行。
若介质出现冒烟、异味等异常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切断电源,待冷却后检查是否因介质老化或温度失控导致。
3. 数据监控
实时观察 “温度 - 变形" 曲线,若变形量突然跳跃(非匀速增长),可能是试样断裂或夹具松动,需记录此时温度并终止测试,重新检查试样和设备。
平行测试时,每个试样测试前需重新校准位移零点,避免前次测试残留变形影响后续数据。
三、测试后注意事项
1. 设备清理与维护
测试结束后,待介质温度降至 50℃以下再排放(避免高温介质烫伤),清理加热槽内的试样残渣、杂质,防止堵塞管道或污染下次测试介质。
清洁夹具、压头和位移传感器测头,避免残留介质腐蚀部件(如金属夹具生锈)。
若长期不使用设备,需排空加热槽介质,擦拭干燥后加盖防尘罩,定期通电预热(每月 1 次),防止电路受潮。
2. 数据处理与记录
平行测试结果需计算平均值,若单个值与平均值偏差超过 5%,需重新测试(排除试样缺陷或操作失误),不得随意剔除异常值。
完整记录测试条件:包括介质类型、升温速率、负荷值、试样规格、状态调节时间等,确保结果可追溯。
测试报告需注明测试标准(如 “按 GB/T 1633-2004 测定"),避免因标准差异导致结果误解。
四、其他特殊注意事项
材料特殊性:
对易吸水材料(如尼龙),测试前需确保试样干燥(必要时在 50℃烘箱中烘干 24h),避免水分受热膨胀影响变形数据。
对弹性体或软质材料,需选择合适负荷(如 HDT 用 0.45MPa),防止负荷过大导致常温下已产生显著变形。
设备校准周期:
温度控制系统、负荷系统、位移测量系统需每年至少校准 1 次(由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),校准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,校准证书需存档备查。
遵循以上注意事项,可有效降低测试误差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,并避免安全事故,确保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重复性。